今日(11日)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重陽節,也是中國的敬老節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「銀齡行動」老年志願者代表回信時,提出希望老年朋友保持老驥伏櫪、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,既要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,又要老有所為,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「銀髮力量」。香港已是老齡化社會,老年人佔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,應對人口老化的政策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,習近平主席提出的「銀髮力量」,對香港有重要啟示,特區政府應改變思路,重新思考老年人的政策。
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是一個社會廣泛關注的凸出問題,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,65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,將由2022年中的20.8%,逐步上升至2028年的25.3%,至2046年更加有機會上升至36%。換言之,65歲以上的老年人,在2022時每5人中有1人,到2028年時增加至每4人中有1人是長者,2046年則會上升至每3人有1人。
人口老化一方面會令社會的安老、醫療服務需求持續上升,對公共財政支持帶來較大的負擔,令人關注。另一方面則會令社會消費需求下降,參與勞動的人力資源供應下降,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。但特區政府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,總的思路仍然是從社會福利的角度出發,主要專注於長者福利、安老,以及醫療政策等方面,較少思考如何發展、發揮好「銀髮力量」的問題。
社會上不時有人提出建議,希望特區政府因應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,發展「銀髮經濟」,為本地經濟開拓新的發展空間,不過,相關的建議,尚未在政府的政策中體現出來。
有研究指出,香港的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卻位居全球前列。根據「亞太區銀髮經濟市場潛力指數」,若按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消費能力,香港在全球排第4位,在亞太區排第2位。如何用好香港老年人的消費能力,為長者提供更多更適合的消費品和服務,不斷優化老年人的生活品質,這是香港社會未來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。
政府應積極轉變思路,將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政策方向,由以社福、安老和醫療為主,逐步轉向兼顧發展「銀髮經濟」,創造良好的環境,提供必要的支持,引領工商界拓展面向老齡人口群體的銀髮消費、長者服務行業。
此外,政府也須更好思考如何發揮好「銀髮力量」,讓一部分仍有能力的長者,可以繼續貢獻社會。香港正面對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,制約本地經濟發展,但另一方面,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斷提升,政府卻未能用好這一部分的資源,實在有點可惜。
政府去年推出為期3年的「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」,鼓勵僱主聘用40歲以上的中老齡人士重返職場,但實際的成效並不顯著,政府應可考慮推出更積極的政策,支持已屆退休年齡的中老年人,盡可能地繼續服務社會。新加坡去年推出「共同前進配套」支持計劃,動用約400億港元的財政,鼓勵已屆退休年齡的中老年人,盡可能地繼續工作,為自己籌備更豐足的退休後的準備。香港特區政府應可參考借鑑這項政策。
許多長者過了退休年齡仍然在工作,但香港對老年從業的權益保障卻不足夠。比如,在公共交通運輸業中,的士、小巴司機中老年從業員的比例偏高,更常見到七、八十歲的老司機,仍須應付繁重的工作,經常會出現意外,情況令人擔憂,因應這些情況,政府應有更完善的保障。此外,一部分行業,如清潔工、保安等,也以中老年人為多,但卻存在工資待遇偏低、工時偏長等問題,中老年員工的權益,應有更完善的保障。
習近平主席給「銀齡行動」的回信對香港有重要啟示,政府須思考,如何發揮好「銀髮力量」,以積極的取態,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,為香港經濟、社會發展,打好更堅實的基礎。